2011-06-13 10:48来源:上海衡山虹妇幼医院
月经又称为月事、月水、月信、例假、见红等,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,它是指有规律的、周期性的子宫出血。严格说来,伴随着这种出血,卵巢内应有卵泡成熟、排卵和黄体形成,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的变化。但是在临床上常有不经过排卵而有子宫出血的现象,叫做无排卵性月经。
近年来,对月经的俗称有所增加,如坏事儿了、大姨妈、倒霉了等等。现代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在12.5岁。
调经 的服用时间是疗效好坏的关键,必须适时服用,症状不同,服 时间也不同。
一、月经过多:经前期和经期服 。
病因: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、凝血机制不好。
方剂:根据个体情况开方,常见有芩莲四物汤。
服用时间:经前和经期服用,饭前空腹服用,月经前4到5天开始服 ,吃到月经后,共吃10天。
服用疗程:两到三个月经周期。
月经量超过100毫升为月经过多,中医认为月经过多是由于气虚统摄失控、血热妄行,或者是血淤阻冲、新血不能归经造成的。月经量多、色淡、质稀为气虚;量多、色深红多属血热,治疗时要尽量减少出血,防止失血过多。
遇到月经过多的患者,医生首先应排除有无器质变、有无血液病,了解是否有排卵功能等,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中 调治。
二、月经稀少:月经干净后服 。
病因:气血亏虚、气血不足、肾虚。
方剂:乌鸡白凤丸、人参养荣汤、四物汤、八珍汤、十全大补丸、归脾汤、六味地黄汤等。
服用时间:月经周期后,饭前空腹服用,服用10到15天。
服用疗程:3个月经周期。
经量少于30毫升可称为月经稀少,血虚、肾虚、血淤、痰湿等都会引起月经过少。同时,有些女性因长期服用避孕 ,减肥、学习和情绪紧张等,也会出现月经渐渐减少的情形。中医认为,肾、脾是气血之源,月经稀少多是因为肾气不足或精血不充导致,究竟属于哪种情况,可以从月经的色、质、有无腹痛等情况来判断。一般色淡、质稀、无腹痛者为“虚”;月经色淡红、黏腻、形体肥胖者为“痰湿”。
对于有多次流产或刮宫经历的女性来说,子宫内膜受到损伤,内膜很薄造成的月经稀少,服用中 和中成 是很难补上来的,因此,奉劝年轻女性应慎做人工流产。
三、月经血块多、痛经:经前期和经期服 。
病因:寒凝气滞血淤。
方剂:痛经丸、吴茱萸汤等。
服用时间:经前吃4天,月经来吃3天,共7天。
服用疗程:3个月经周期。
输卵管不通的女性月经常常表现为经行血块较
多,经色黑暗,血行不畅,中医认为这是气滞血淤。痛经丸是活血化淤的 物,吴茱萸汤则以温中散寒为主,是较常用的治疗痛经的 物。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,两种痛经的原因大相径庭,得先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,再进行治疗。